成都高铁乘务员招聘 成都高铁乘务员招聘
咨询热线
13279356606
News
新闻中心
新闻中心
新闻中心
新闻中心  您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
四川红原县铁路车站破土动工!高原筑路启新篇,高铁乘务员筹备同步推进
2025-07-10 返回列表

 6 月 25 日,四川阿坝州红原县传来重磅消息:作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重要交通节点,红原铁路车站正式启动建设。这座海拔 3500 米的高原车站,将接入成兰铁路延伸线,预计 2027 年投用后,将结束红原无铁路的历史。与此同时,铁路部门已同步启动高铁乘务员前期筹备工作,未来将通过专业化服务,为这片雪域高原的旅客出行与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
      高原车站破土:川西北交通格局迎变革

      红原铁路车站位于红原县邛溪镇,站房面积约 8000 平方米,设计年旅客吞吐量 50 万人次,货物吞吐量 20 万吨。车站背靠红原大草原,毗邻日干乔湿地,建筑风格融合藏族碉楼与现代流线设计,屋顶采用光伏板覆盖,兼具美观与环保功能。

      成兰铁路延伸线全长约 120 公里,从松潘站引出,穿越长江黄河分水岭,桥隧比高达 78%,其中最长隧道 —— 查针梁子隧道全长 10.8 公里,需穿越多年冻土层。建设团队采用 “智能温控注浆” 技术,通过预埋电热管调节冻土温度,确保隧道结构稳定。红原车站建成后,成都至红原的铁路旅行时间将从公路运输的 6 小时缩短至 3.5 小时,成为连接川西北与成渝经济圈的 “钢铁纽带”。

      乘务筹备先行:高原服务标准创新构建

      为适配高原铁路运营需求,铁路部门已启动高铁乘务员 “三阶段培养计划”:

      生理适应训练:候选人需在海拔 3000 米以上模拟舱进行为期 30 天的高原适应性训练,重点考核血氧饱和度、心肺功能等指标,确保服务过程中体力充沛。

      文化素养提升:系统学习安多藏族文化、红原长征历史,掌握基础藏语服务用语,如 “吉祥如意(扎西德勒)”“请上车(牙莫热)” 等,避免文化误解。

      应急能力强化:针对高原反应、极端天气等情况,开展心肺复苏、氧气瓶使用、低温环境下设备故障处置等专项演练,配备便携式制氧机、高原急救包等特殊装备。

      “未来在红原线上,乘务员不仅是服务者,更是高原旅行的安全守护者。” 成都客运段培训负责人介绍,乘务组将实行 “双班轮休制”,每 4 小时轮换休息,确保始终保持最佳服务状态。

      生态与经济双赢:铁路赋能高原可持续发展

      红原车站建设同步规划了三大环保工程:

      污水零排放:站区生活污水经三级处理后,用于绿化灌溉和湿地补水;

      固废资源化:设置高原可降解垃圾处理站,将旅客产生的餐余垃圾转化为草原有机肥;

      生态通道预留:车站周边建设 5 处动物迁徙廊道,保障黑颈鹤、藏原羚等珍稀动物的活动不受影响。

      经济层面,红原县文旅局已联合铁路部门策划 “铁路 + 生态旅游” 产品:持火车票可享俄木塘花海、月亮湾景区门票 8 折优惠,列车将开设 “高原生态课堂”,由乘务员讲解青藏高原地质演化与生物多样性知识。据测算,铁路开通后预计年带动旅游收入增长 25%,促进牦牛肉、藏茶等特产通过铁路冷链专线外销,运输成本降低 40%。

      智慧车站展望:科技助力高原出行升级

      红原车站将应用多项创新技术:

      5G + 北斗定位:全站覆盖 5G 网络,旅客可通过手机 APP 实时查看列车正晚点、站内导航及高原天气预警;

      智能供氧系统:候车厅、站台设置弥散式供氧终端,车厢内配备分布式供氧口,氧浓度可自动调节至平原水平的 80%;

      太阳能充电桩:站前广场布置 20 个太阳能充电车位,为新能源接驳车辆提供绿色能源。

      铁路部门表示,红原车站的建设是 “交通强国” 战略在高原地区的具体实践,未来将以车站为支点,逐步构建川西北铁路环线,而高铁乘务员团队也将以专业服务,架起高原与内地的情感桥梁,让天堑变通途的梦想在雪域绽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