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浙江绍兴首次在运营铁路桥梁上,尝试应用在AI系统和PLC控制,快速化连续顶推横移换梁工程。一场被誉为铁路工程“精准心脏修复”的特殊作业高效推进——在人工智能系统全程调控下,总重量超8000吨的新旧桥梁梁体,以毫米级偏差实现“无缝对接”,整个过程铁路封锁仅用6小时。这是国内首次运用AI技术完成运营铁路桥梁“移旧换新”的实践,不仅开创铁路多跨桥梁快速更换新范式,更彰显我国铁路工程技术创新实力。
绍兴城际铁路依托既有萧甬铁路改造建成,是串联浙东地区的跨市域交通干线,对完善区域交通网络、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其中,柯桥站作为国内首个在运营铁路线上新增的高架城际车站,站房面积约3600平方米,设计规模为2台4线。此次桥梁更换工程,是柯桥站建设的关键控制性节点:需将原有2条轨道扩容至4条,同时将线路“咽喉区”混凝土梁,替换为适配性更强的钢箱梁。然而,施工区域位于铁路主干线,“技术门槛高、安全风险大、作业窗口期短”的三重挑战,让传统施工工艺难以胜任。
为解决这一技术挑战,据专业平移单位上海先为土木工程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蒋岩峰介绍,研发18套快速同步连续顶推设备、36 套纠偏滑移装置等专用装置,为梁体移动筑牢 “硬件基石”;另一方面,引入AI控制系统,借助数字孪生技术构建梁体三维模型—— 通过40个高精度传感点位实时采集姿态数据,既实现毫米级精度动态感知,又能自动修正偏差、全程达成“稳顶升、准移位、快衔接”,最大程度降低对铁路正常运营的影响,彰显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效能。研发的快速化高精度顶推设备速度达到每分钟1米,本次仅用2.5小时,就完成了“移旧换新”,原有4跨32米长的T梁横移20米移出原有位置,5跨总长128米的新钢箱梁横梁21.2米至原有铁路桥梁位置。
平移过种中,每一步操作的实时数据均通过传感器传输至AI控制系统,经智能化校准确保偏差可控。最终,项目团队成功顶出总重4086吨的旧梁,同步顶入总重4389.6吨的新梁,新梁就位后上下高度差、纵横偏差分别控制在2毫米、3毫米内,圆满破解“精度要求严苛、交叉作业干扰多、作业时长紧张”难题,彰显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与智能控制技术的过硬实力。
换完后的桥梁,火车通行中。
“我们利用后半夜铁路停运封锁的 6 小时窗口期,同步完成轨道接驳、接触网改造、电缆修复及信号调试等配套作业,确保清晨列车安全通行。”上海东华地方铁路开发有限公司宁波项目部负责人樊汝刚介绍,这样的施工效率在传统模式下难以实现,为类似工程提供了高效施工的范本。
据总包方中铁二十四局介绍,随着本次桥梁更换施工完成,柯桥站目前已建成站房、站台、雨棚等主体结构,机电设备安装调试及宁波端道岔接入正线等工作均已收尾。下一步,项目将推进杭州端道岔区桥梁更换、到发线接触网安装等工程,力争今年年底前具备开通运营条件。
绍兴城际铁路柯桥站投运后,将进一步加速杭州、绍兴、宁波三地融合发展,为长三角城市群互联互通注入新动能;同时推动沿线旅游产业提质升级,拓展城市发展空间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,为群众出行提供 “更高效、更便捷” 的选择,以交通基础设施升级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。
这一工程的成功实施,不仅是我国铁路建设领域技术创新的生动实践,更反映了新时代基础设施建设 “科技赋能、效率优先、安全至上” 的高质量发展导向,为推动交通强国建设、助力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构建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成都高铁乘务员招聘信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