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高铁乘务员招聘
车轮滚滚穿越沙海,汽笛声声唤醒南疆。2022年6月16日,世界首条环沙漠铁路线——和若铁路正式开通运营,与既有线路共同构成全长2712公里的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环线。这条全长825公里的“钢铁巨龙”,不仅终结了南疆多地不通火车的历史,更以“出行便捷、物流高效、治沙护绿”的多重赋能,为南疆绘制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。
出行升级:天涯变咫尺,旅游焕新机
“以前且末到和田坐大巴要12小时,现在火车不到7小时,休息日就能轻松往返。”家住且末、工作在和田的买合甫孜汗·艾尼运的感慨,道出了沿线群众的共同心声。曾因交通闭塞被称为“天边小城”的且末县,如今随着和若铁路的开通,与乌鲁木齐实现22小时内通达,和田至若羌仅需9小时,学生求学、群众就业的出行半径大幅拓展。
线路不断优化升级,乌鲁木齐至和田的旅客列车延伸至喀什并增加停站,进一步织密南疆交通网。更具亮点的是,新疆铁路部门开行的环塔克拉玛干沙漠旅游专列,全程近4000公里串联南疆多地景区,让游客得以沉浸式领略沙漠风光与风土人情。数据显示,今年前10个月,新疆铁路已开行旅游专列70列、环塔旅游专列24列,累计发送旅客1.76万人,“坐着火车游南疆”成为旅游新热潮。
物流提速:货畅其流,激活产业动能
“和若铁路开通后,煤炭运出疆时长节省近一半,成本降低三分之一。”新疆达炜煤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黄伟的话,彰显了铁路对物流的强效赋能。作为新疆“东联西出”的便捷通道,和若铁路与格库铁路、南疆铁路互联互通,使南疆货物出疆路程缩短1000公里,若羌红枣、且末硅石等特色产品物流成本直降40%。
从开通初期10多种货运品类,到如今覆盖100余种物资,和若铁路货运实现规模化常态化运行。新疆疆南希望农业发展集团的化肥运输,通过铁路直达县域库房,省去中间短驳环节,每吨成本节省70-80元;洛浦地毯、策勒石榴、于田大芸等特色产品借铁路走向全国,沿线产业发展活力迸发。开通以来,和若铁路累计发送地产货物超10万吨,到达民生、建材等物资逾50万吨,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。
治沙护绿:沙海筑绿廊,生态共守护
和若铁路65%的线路(534公里)分布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风沙区域,“沙漠修铁路,治沙要先行”成为建设核心理念。建设期间,铁路部门铺设固沙防沙草方格5000万平方米,栽植苗木1296.1万株,造林面积达11.4万亩,在沙海中筑起绿色屏障。
为让绿色长廊扎根沙漠,沿线近300公里绿化区段实施分段管护,131口水井配备智能灌溉系统,通过手机App精准调控用水;每年春秋两季,工作人员对缺损植被集中补种,累计补植灌木近400万株、乔木36万株,植株存活率保持在85%左右。这条“治沙与修路并举”的沙漠铁路,实现了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共生,为极端环境下的铁路建设提供了绿色样本。
从打破交通瓶颈到激活经济潜能,从便利民生出行到守护沙漠生态,和若铁路这条环沙巨龙,正以强劲的脉动串起南疆“致富走廊”。未来,它将持续畅通人流、物流、信息流,让南疆的特色资源加速变现,让沿线群众的生活更加红火,在广袤沙海之上续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