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高铁乘务员招聘 成都高铁乘务员招聘
咨询热线
18629142489
Service
服务中心
货运服务  您的位置: 首页 > 服务中心 > 货运服务
双11铁路快运升级:1700列高铁织就"高速输送带" 4小时门到门覆盖196城
2025-11-07 返回列表

11月1日起,为期20天的“双11”网购高峰期铁路快运服务正式启动。全国铁路系统以“高铁+普速+特快”三层运力组合、196城“高铁急送”网络与多式联运创新,系统性激活客运资源的物流潜力,整体快运能力预计同比提升10%,为亿万包裹打造高效、稳定的运输通道。

运力重构:从“挤空间”到“造专线”的全域布局

今年铁路快运打破传统“捎带运输”模式,构建起分层分类的运力体系。全国范围内,每日1700余列高铁载客动车组利用车厢富余空间及快运柜转运包裹,约50列动车组专设快件预留车厢,37列清晨开行的全列不载客“高铁确认列车”专攻快运需求,昆明至成都间更持续运行整列高铁快运专列。其中郑州航空港站开行的郑州至重庆双向高铁确认列车,全程1028公里仅需4小时47分,最大装载重量达15吨,成为生鲜、医药等急件的“极速通道”。

普速铁路与特快班列形成有效互补:230余列普速旅客列车挂运行李车参与装运,京沪、广深等城市间每日开行8列时速160公里的特快班列,沈阳至广州等长距离走廊配套多条快速、普速班列,实现“长短途衔接、快中慢互补”。区域创新同样亮眼,长三角首次试点“轻轨+高铁”接驳模式,金华城市轨道将快件直送横店高铁站,再由动车组发往西安,大幅缩短中转链路。目前全国高铁快运办理站已达339个,镇江站、日照站等新增站点进一步织密服务网络。

产品升级:196城“当日达”+ 细分场景定制服务

针对双11多元化运输需求,铁路快运构建起更完整的“产品谱系”。核心服务“高铁急送”覆盖全国196个主要城市,实现“即收、即运、即送”闭环,700公里范围内最快4小时门到门送达,客户通过微信小程序即可一键下单。针对不同品类,定制化方案精准落地:生鲜、冷鲜肉等货物可享受2~8℃、-18℃以下等多温区冷链运输服务;3C数码产品配备专属防护包装;医药制品、疫苗等实行全程控温与“专人押运”;安全保密要求高的货物则提供“高铁专人送”专项服务。

从田间到餐桌的链路也被打通:铁路部门主动对接农产品市场,为洛阳牡丹饼、胖东来粮油、时令果蔬等农特产品提供全程快运服务,助力乡村振兴;青藏铁路更是开通乡村振兴班列,将200多吨电商快件送抵雪域高原,保障偏远地区消费需求。

产业协同:快件潮与铁路提质的双向赋能

需求侧的强劲增长为铁路快运升级提供了坚实支撑。截至10月中旬,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突破1500亿件,较去年提早37天达标,前三季度业务量同比增长17.2%,收入达1.0857万亿元、同比增长8.9%。其中异地快递量增幅显著高于同城,跨省长距离时效诉求持续增强,为铁路快运填补“空运—干线公路”中间市场创造了空间。

供给侧的铁路正完成周期性“提效扩容”:2025年双11用于运件的高铁载客动车组与高铁确认车车组数,较2020年分别提升70%与54%,“高铁急送”覆盖城市数量增长145%,“十四五”以来快运能力总体增幅达七成。这背后是技术与组织的持续迭代——从2017年京沪线“极速达”试水,到2023年CRH2A型动车组整列改造,铁路成功将传统客运资源转化为“高速运力池”,把碎片化空间变成标准化物流产品。

对快递公司而言,高铁快运以稳定时刻表、低天气敏感度和低碳优势,成为200—1200公里区间的最优选择;商家则借助“次日达”“当日达”承诺提升转化率与客单价;消费者最终收获更快捷的物流体验,形成多方共赢的产业生态。铁路端也通过增值服务赚取产品化溢价,同时深化“运仓配”一体化模式与网络货运平台应用,助力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。

未来趋势:从旺季应急到全年常态化服务

今年双11的铁路快运创新,正预示着三大发展方向。其一,能力常态化,高铁确认列车、快件预留车厢等旺季专属资源,将逐步沉淀为全年可售产品,告别“一次性加开”模式。其二,全链路可视化,铁路物流平台将与电商订单系统、快递路由追踪打通,让“车次时刻表”转化为消费者可实时查询的“承诺送达时点”。其三,多式联运精细化,随着跨区需求增长,铁路将与航空、公路进一步优化组合,聚焦冷链、医药、3C数码等细分品类,打造更精准的运输解决方案。

从长三角400列客车的集中调度,到全国339个办理站的网络覆盖,从4小时门到门的时效突破,到多温区冷链的品质保障,今年双11的铁路快运,已从单纯的“运力补充”升级为物流体系的“核心支柱”。当高铁把“速度”变成标准化产品,每个包裹都能在时间维度上更“轻”快前行,而这背后,是中国铁路从“运人”到“运货”的服务延伸,更是交通强国建设赋能实体经济的生动实践。


我要报名